根據(jù)柱在吊升過程中運動的特點,吊升方法可分為旋轉法和滑行法兩種。重型柱子有時還可用兩臺起重機抬吊。
(1)單機旋轉法柱吊升時,起重機邊升鉤邊回轉,使柱身繞柱腳(柱腳不動)旋轉直到豎直,起重機將柱子吊離地面后稍微旋轉起重臂使柱子處于基礎正上方,然后將其插入基礎杯口。
為了操作方便和起重臂不變幅,柱在預制或排放時,應使柱基中心、柱腳中心和柱綁扎點均位于起重機的同一起重半徑的圓弧上,該圓弧的圓心為起重機的回轉中心,半徑為圓心到綁扎點的距離,并應使柱腳盡量靠近基礎。這種布置方法稱為“三點共弧”。
若施工現(xiàn)場條件限制,不可能將柱的綁扎點、柱腳和柱基三者同時布置在起重機的同一起重半徑的圓弧上時,可采用柱腳與基礎中心兩點共弧布置,但這種布置時,柱在吊升過程中起重機要變幅,影響工效。
旋轉法吊升柱受振動小,生產(chǎn)效率較高,但對平面布置要求高,對起重機的機動性要求高。當采用自行桿式起重機時,宜采用此法。
(2)單機滑行法柱吊升時,起重機只升鉤不轉臂,使柱腳沿地面滑行柱子逐漸直立,起重機將柱子吊離地面后稍微旋轉起重臂使柱子處于基礎正上方,然后將其插入基礎杯口。
采用滑行法布置柱的預制或排放位置時,應使綁扎點靠近基礎,綁扎點與杯口中心均位于起重機的同一起重半徑的圓弧上。
滑行法吊升柱受振動大,但對平面布置要求低,對起重機的機動性要求低。滑行法一般用于:柱較重、較長而起重機在安全荷載下回轉半徑不夠時;或現(xiàn)場狹窄無法按旋轉法排放布置時;以及采用桅桿式起重機吊裝柱時等情況。為了減小柱腳與地面的摩阻力,宜在柱腳處設置托木、滾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