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搭拆作業(yè)安全辦理規(guī)則(二)
3.6.3.2拆架結束后要及時清理艙內所有與搭架有關的資料,并及時吊下船進場,做好拆架后“5S”工作。
3.7對現場安全主管的要求
3.7.1應對腳手架的運用狀況進行安全監(jiān)察,對違章運用腳手架的行為進行查核處理,對相關責任人員及單位進行績效查核,并對腳手架的不安全要素及時督促進行整改。
3.7.2操作過程中,發(fā)現安全隱患時,安全主管有權部分或全體罷工,督促進行整改,待消除隱患,確保安全后康復施工。
3.7.3應對腳手架隱患整改狀況進行監(jiān)察、查核,整改結束的腳手架按檢驗程序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的腳手架方可重新投入運用。
3.8對現場出產辦理人員的要求
3.8.1不得違章指揮腳手架作業(yè)與其他相沖突工種一起施工。
3.8.2不得強令運用有安全隱患或未經檢驗合格的腳手架。
3.8.3在出產過程中,不得違章指揮施工部分損壞腳手架主結構。
3.8.4運用過程中,發(fā)現安全隱患時,應立即勒令罷工,安置整改,消除隱患
4附件
附件A鋼管式腳手架搭設技術標準
5附表
附表1腳手架搭設質量檢驗表GL/CH04-006-R-01
附錄A
鋼管式腳手架搭設技術標準
A.1范圍
規(guī)則公司修造船現場運用的鋼管式腳手架。
A.2標準性引用文件
A.2.1《修建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標準》(JGJ128-[2000])
A.2.2《修建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130-[2001])
A.3術語
A.3.1作業(yè)結構:運用腳手架作業(yè)的各類結構物。
A.3.2直角扣件:用于桿與桿搭成90°固定的銜接件。
A.3.3對接扣件:用于桿與桿搭成180°固定的銜接件。
A.3.4旋轉扣件:用于桿與桿搭成360°范圍內恣意視點銜接固定的銜接件。
A.3.5內井型:搭設于口字型作業(yè)結構內成井字型的腳手架結構。
A.3.6外井型:圍作業(yè)結構而成井字型的腳手架結構。
A.3.7凹型:分平凹和直凹。是指凹型作業(yè)結構,在凹內搭設的三面腳手架結構。
A.3.8立桿:是指與地上筆直的桿、是腳手架受力桿,它的作用是將腳手架上所有分量傳導到地基上,一般單根長度為6米。
A.3.9大橫桿:是指與作業(yè)立面平行,沿腳手架縱向安置的水平長桿,與立桿連成全體,一般單根長度為6米。
A.3.10小橫桿:是指與作業(yè)立面筆直,沿腳手架橫向安置的水平短桿,與立桿成全體。
A.3.11斜撐:指緊貼腳手架寬度方向的外排立桿,與立桿斜交并與作業(yè)面成45~60°角的桿。一般沿腳手架的立桿與小橫桿銜接構成的長方形的對角線設置,上下連續(xù)設置成“之”字型,用于將腳手架構成三角安穩(wěn)結構,避免架子沿縱長方向歪斜。
A.3.12剪刀撐:指與腳手架長度方向的外排立桿斜交,與作業(yè)立面平行、與地上成45~60°角的支斜桿。一般要沿腳手架的整個高度貫穿腳手架的多個立桿與大橫桿,用于將腳手架連成全體,構成三角形,添加全體安穩(wěn)性。
A.3.13拋撐:是指支點在腳手架外與寬度方向多個立桿斜交的支桿,與地上和作業(yè)面均成45~60°夾角,添加腳手架橫向安穩(wěn),避免腳手架向外歪斜傾倒。
A.3.14八字撐:指內井型、凹型腳手架的角落處水平搭設的銜接相鄰雙面腳手架的水平撐桿,與地上平行,與雙面腳手架構成等邊三角形,相鄰兩個角落處的撐桿呈“八”字形,添加腳手架橫向安穩(wěn),避免腳手架向外歪斜傾倒。
A.3.15連墻桿:指與作業(yè)結構相互銜接的水平桿,能承受拉和壓的作用力,主要用于高度較高的腳手架,能夠承當外排立桿不均勻發(fā)生下沉所發(fā)生的載荷和避免腳手架向外歪斜。一般選用焊接或卡接在作業(yè)結構上。
A.3.16步距:相鄰上下水平桿之間的軸線間隔。
A.3.17跨距:相鄰縱向立桿之間的軸線間隔。
A.3.18橫距:腳手架立桿的橫向間隔。
A.3.19主節(jié)點: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
A.3.20構配件:主要指腳手板(鋼網板、鋼網片)、腳手桿、扣件、梯子、鉛絲等。
A.4標準內容
A.4.1腳手板
A.4.1.1鋼網板:標準一般寬度為300-400mm,長度為2200-3000mm,現在常用的有2200mm×400mm;2200mm×300mm;3000mm×300mm等三種標準。每塊最大質量不宜大于30kg。鋼網板有必要經壓重試驗,鋼網板二頭距端面100mm擱空,中間載重500千克,10分鐘無塑性變形。
A.4.1.2鋼網片:標準為1000mm×750mm,用Φ10mm的圓鋼和σ4-σ5mm鋼板網焊接制造,鋼板網與圓鋼每一點銜接處焊接牢靠。
A.4.2腳手桿
A.4.2.1腳手架鋼管應選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運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guī)則的3號一般鋼管,其質量應契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guī)則。鋼管原料檢驗辦法應契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辦法》(GB/T228)的有關規(guī)則。
A.4.2.2腳手桿選用外徑48--51mm,壁厚3-3.5mm的鋼管,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該大于25kg。
A.4.2.3新鋼管查看應契合下列規(guī)則:鋼管外表應平直光滑,不該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有必要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和質量檢驗陳述。舊鋼管無凹凸狀,無疵點裂紋和變形,桿件兩頭切口應平直,制止斜口,毛口,卷口等現象。
A.4.2.4舊鋼管外表銹蝕深度不得>0.5mm;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長度L≤1500mm時曲折應≤20mm;立桿鋼管長度3000mm≤L≤4000mm時,曲折應≤12mm;立桿鋼管長度4000mm≤L≤6000mm時,曲折應≤20mm。
A.4.3扣件及其附件
A.4.3.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選用可鍛鑄鐵制造的扣件,其原料應契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guī)則;選用其它資料制造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契合該標準的規(guī)則后方可運用。扣件有必要有產品出廠合格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陳述和產品質量合格證。
A.4.3.2腳手架選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fā)生損壞。
A.4.3.3扣件不能有裂紋、氣孔、疏松、變形、砂眼等鑄造缺陷。圓弧差異不得超越±0.5mm,鉚釘中心誤差答應0.5mm,鉚合處活動應杰出;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要觸摸杰出,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間隔要小于5mm,扣件的活動部位應靈敏,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的間隙要小于1mm??奂x用可鍛鑄鐵制成;扣件應契合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則抗拉強度3.234×105KN/M2,延伸率≥8%。
A.4.4梯子
A.4.4.1分直梯和斜梯兩種。按焊接工藝要求焊接,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運用。
A.4.4.2直梯:標準一般為2000mm×400mm,用Φ20的鋼管焊制,梯子上端有掛鉤。
A.4.4.3斜梯:標準一般為2400mm×500mm,用63mm×40mm×σ4mm以上角鋼跟40mm×12mm×σ2.5mm格柵踏步焊制而成,梯子上端有掛鉤。每架斜梯最大質量不宜大于30kg。
A.4.5鉛絲
運用12#、16#正品鉛絲。鋼網板與鋼管銜接用雙股12#鉛絲,鋼網片與鋼管銜接用雙股16#鉛絲。
A.4.6安全網
現場運用安全網寬度不得小于3m,長度不得大于6m,網眼巨細50-100mm。運用維綸、錦綸、滌綸等資料編制的契合國家標準的阻燃性安全網,制止運用損壞或迂腐的安全網。
A.4.7搭架標準
A.4.7.1全體要求
A.4.7.1.1腳手架的全體結構,其橫向長度應別離超出作業(yè)面兩頭點500mm為宜,縱向高度應超越最高作業(yè)部位1.5m以上。腳手架結構的任何部位與作業(yè)結構外表間隔應堅持在100-200mm。若超越300mm應加設欄桿或安全網。
A.4.7.1.2搭設順序:查看地基--擺放掃地桿--由里向外逐根豎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設置第一步橫桿(先裝小橫桿再裝大橫桿),設置暫時連墻桿或拋撐--向上設置第二、三……步橫桿--設置連墻桿、斜撐、八字撐、剪刀撐等--鋪設腳手板--架設梯道--掛設安全網。
A.4.7.1.3腳手架有必要配合施工進度自下而上逐層搭設。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規(guī)則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筆直度,并查看其結實性。連墻件、剪刀撐、斜撐、八字撐等的搭設應隨立桿、橫桿等同步搭設。
A.4.7.1.4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原則上在其上下制止從事其他危險交叉作業(yè)。搭設時,要保管好扣件、工具及資料避免墜落傷人。制止從上方向下擲物,要設專人監(jiān)護,避免他人誤入。
A.4.7.1.5腳手架層高要求,各層之間的筆直間隔為1.8~2m。
A.4.7.2腳手桿
腳手桿有必要用契合要求的扣件銜接、固定,制止用鉛絲、繩索等替代扣件運用。
A.4.7.2.1立桿
a)立桿的筆直誤差,當架高在20m以下時應不大于架高的1/200;架高20m以上,不大于架高的1/400~1/600,全高的最大誤差不大于100mm;
b)高度低于20m的腳手架立桿間隔應不大于2500mm;高度超越20m的腳手架立桿間隔應不大于2000mm;
c)靠艙壁一側腳手架的立桿能夠從距艙壁水平間隔不大于1000mm處豎立桿;
d)冷作換板工程量較大的腳手架,靠艙壁一側立桿跟艙壁間隔應小于300mm;
e)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他各層各步接頭應選用對接扣件銜接,如因管端出現毛刺、卷口狀況少數對接時不得少于三只扣件。
A.4.7.2.2橫桿
a)橫桿誤差:大橫桿、小橫桿應堅持水平,水平誤差不答應超越5mm/m;
b)大橫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6m;
c)大橫桿需求接長時,宜選用對接扣件銜接,也可選用搭接;
d)大橫桿對接,對接扣件應交織安置,兩根相鄰大橫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間隔不該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jié)點的間隔不宜大于跨距的1/3;
e)大橫桿搭接,搭接長度不該小于1m,應等間隔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際至搭接大橫桿桿端的間隔不該小于100mm;
f)每個主節(jié)點處有必要設置一根小橫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制止拆除;
g)作業(yè)層用鋼網板鋪設與小橫桿上時,小橫桿須設置于大橫桿的上方,非主節(jié)點處的小橫桿,宜依據支承腳手板的需求等間隔設置,最大間隔不該大于跨距的1/2;
h)作業(yè)層用鋼網片鋪設在大橫桿上時,大橫桿須設置于小橫桿上方,作業(yè)層相鄰大橫桿間隔須小于300mm。
A.4.7.2.3連墻桿
a)腳手架宜依據需求設置連墻桿添加安定性,連墻桿宜靠近主節(jié)點設置,偏離主節(jié)點的間隔不該大于300mm;
b)一字型、凹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頭有必要設置連墻桿,連墻桿的筆直間隔不該大于作業(yè)結構的層高,并不該大于4m(兩步)。
A.4.7.2.4拋撐
當搭設高度低于7m時,可選用設置拋撐的辦法堅持腳手架的安穩(wěn),拋撐應選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牢靠銜接,與地上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銜接點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間隔不該大于300mm。一起在立桿與拋撐之間,在距地上200-500mm處加一加強桿,用以加強全體結構。當搭設高度高于7m,不宜設置拋撐時,應設置連墻桿。
A.4.7.2.5剪刀撐
a)腳手架應設置剪刀撐。每道剪刀撐寬度不該小于4跨,且不該小于6m,斜桿與地上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
b)高度在24m以下的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的兩頭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xù)設置剪刀撐;
c)剪刀撐斜桿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間隔不宜大于150mm。剪刀撐接長選用搭接接長,搭接長不小于800mm,用3個扣件等距安置,扣件距鋼管端頭不該小于100mm。
A.4.7.2.6斜撐
a)一字型、凹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頭均有必要設置斜撐;
b)高度在20m以下的內、外井型(關閉型)腳手架可不設斜撐,高度在20m以上30m以下腳手架除角落應設置斜撐外,中間應每隔9000mm設置不同方向一付。30m以上的高層腳手架每隔7200mm設置不同方向一付;
c)斜撐接長不得用對接扣件銜接,應選用搭接銜接。搭接長不小于800mm,用3個扣件等距安置,扣件距鋼管端頭不該小于100mm。
A.4.7.2.7八字撐
內井型、凹型腳手架在角落處沿高度方向每隔4000mm(2步)設置一道八字撐。
A.4.7.2.8欄桿
每層腳手架上有必要加設兩道防護欄桿,欄桿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上道欄桿距腳手板高度為1050mm,下道高度為500mm;槽形、波形倉壁等作業(yè)結構與腳手架結構間隔超越300mm時,應加設欄桿。一字型、凹型(開口型)腳手架兩頭須加設欄桿封頭。
A.4.7.2.9掃地桿
在斜板等有斜度的當地豎立桿時,有必要裝置掃地桿。
A.4.7.3腳手板
作業(yè)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wěn),離開墻面100~200mm。
4.7.3.1鋼網板
a)鋼網板鋪設時,應設置在三根橫桿上。當鋼網板長度小于2m時,可選用兩根橫桿支承,但應將鋼網板兩頭與其牢靠固定,謹防傾翻;
b)鋼網板的鋪設可選用對接平鋪,亦可選用搭接鋪設。鋼網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有必要設兩根橫桿,鋼網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鋼網板外伸長度的和不該大于300mm;鋼網板搭接鋪設時,接頭有必要支在橫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桿的長度不該小于100mm;
3.6.3.2拆架結束后要及時清理艙內所有與搭架有關的資料,并及時吊下船進場,做好拆架后“5S”工作。
3.7對現場安全主管的要求
3.7.1應對腳手架的運用狀況進行安全監(jiān)察,對違章運用腳手架的行為進行查核處理,對相關責任人員及單位進行績效查核,并對腳手架的不安全要素及時督促進行整改。
3.7.2操作過程中,發(fā)現安全隱患時,安全主管有權部分或全體罷工,督促進行整改,待消除隱患,確保安全后康復施工。
3.7.3應對腳手架隱患整改狀況進行監(jiān)察、查核,整改結束的腳手架按檢驗程序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的腳手架方可重新投入運用。
3.8對現場出產辦理人員的要求
3.8.1不得違章指揮腳手架作業(yè)與其他相沖突工種一起施工。
3.8.2不得強令運用有安全隱患或未經檢驗合格的腳手架。
3.8.3在出產過程中,不得違章指揮施工部分損壞腳手架主結構。
3.8.4運用過程中,發(fā)現安全隱患時,應立即勒令罷工,安置整改,消除隱患
4附件
附件A鋼管式腳手架搭設技術標準
5附表
附表1腳手架搭設質量檢驗表GL/CH04-006-R-01
附錄A
鋼管式腳手架搭設技術標準
A.1范圍
規(guī)則公司修造船現場運用的鋼管式腳手架。
A.2標準性引用文件
A.2.1《修建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標準》(JGJ128-[2000])
A.2.2《修建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130-[2001])
A.3術語
A.3.1作業(yè)結構:運用腳手架作業(yè)的各類結構物。
A.3.2直角扣件:用于桿與桿搭成90°固定的銜接件。
A.3.3對接扣件:用于桿與桿搭成180°固定的銜接件。
A.3.4旋轉扣件:用于桿與桿搭成360°范圍內恣意視點銜接固定的銜接件。
A.3.5內井型:搭設于口字型作業(yè)結構內成井字型的腳手架結構。
A.3.6外井型:圍作業(yè)結構而成井字型的腳手架結構。
A.3.7凹型:分平凹和直凹。是指凹型作業(yè)結構,在凹內搭設的三面腳手架結構。
A.3.8立桿:是指與地上筆直的桿、是腳手架受力桿,它的作用是將腳手架上所有分量傳導到地基上,一般單根長度為6米。
A.3.9大橫桿:是指與作業(yè)立面平行,沿腳手架縱向安置的水平長桿,與立桿連成全體,一般單根長度為6米。
A.3.10小橫桿:是指與作業(yè)立面筆直,沿腳手架橫向安置的水平短桿,與立桿成全體。
A.3.11斜撐:指緊貼腳手架寬度方向的外排立桿,與立桿斜交并與作業(yè)面成45~60°角的桿。一般沿腳手架的立桿與小橫桿銜接構成的長方形的對角線設置,上下連續(xù)設置成“之”字型,用于將腳手架構成三角安穩(wěn)結構,避免架子沿縱長方向歪斜。
A.3.12剪刀撐:指與腳手架長度方向的外排立桿斜交,與作業(yè)立面平行、與地上成45~60°角的支斜桿。一般要沿腳手架的整個高度貫穿腳手架的多個立桿與大橫桿,用于將腳手架連成全體,構成三角形,添加全體安穩(wěn)性。
A.3.13拋撐:是指支點在腳手架外與寬度方向多個立桿斜交的支桿,與地上和作業(yè)面均成45~60°夾角,添加腳手架橫向安穩(wěn),避免腳手架向外歪斜傾倒。
A.3.14八字撐:指內井型、凹型腳手架的角落處水平搭設的銜接相鄰雙面腳手架的水平撐桿,與地上平行,與雙面腳手架構成等邊三角形,相鄰兩個角落處的撐桿呈“八”字形,添加腳手架橫向安穩(wěn),避免腳手架向外歪斜傾倒。
A.3.15連墻桿:指與作業(yè)結構相互銜接的水平桿,能承受拉和壓的作用力,主要用于高度較高的腳手架,能夠承當外排立桿不均勻發(fā)生下沉所發(fā)生的載荷和避免腳手架向外歪斜。一般選用焊接或卡接在作業(yè)結構上。
A.3.16步距:相鄰上下水平桿之間的軸線間隔。
A.3.17跨距:相鄰縱向立桿之間的軸線間隔。
A.3.18橫距:腳手架立桿的橫向間隔。
A.3.19主節(jié)點: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
A.3.20構配件:主要指腳手板(鋼網板、鋼網片)、腳手桿、扣件、梯子、鉛絲等。
A.4標準內容
A.4.1腳手板
A.4.1.1鋼網板:標準一般寬度為300-400mm,長度為2200-3000mm,現在常用的有2200mm×400mm;2200mm×300mm;3000mm×300mm等三種標準。每塊最大質量不宜大于30kg。鋼網板有必要經壓重試驗,鋼網板二頭距端面100mm擱空,中間載重500千克,10分鐘無塑性變形。
A.4.1.2鋼網片:標準為1000mm×750mm,用Φ10mm的圓鋼和σ4-σ5mm鋼板網焊接制造,鋼板網與圓鋼每一點銜接處焊接牢靠。
A.4.2腳手桿
A.4.2.1腳手架鋼管應選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運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guī)則的3號一般鋼管,其質量應契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guī)則。鋼管原料檢驗辦法應契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辦法》(GB/T228)的有關規(guī)則。
A.4.2.2腳手桿選用外徑48--51mm,壁厚3-3.5mm的鋼管,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該大于25kg。
A.4.2.3新鋼管查看應契合下列規(guī)則:鋼管外表應平直光滑,不該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有必要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和質量檢驗陳述。舊鋼管無凹凸狀,無疵點裂紋和變形,桿件兩頭切口應平直,制止斜口,毛口,卷口等現象。
A.4.2.4舊鋼管外表銹蝕深度不得>0.5mm;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長度L≤1500mm時曲折應≤20mm;立桿鋼管長度3000mm≤L≤4000mm時,曲折應≤12mm;立桿鋼管長度4000mm≤L≤6000mm時,曲折應≤20mm。
A.4.3扣件及其附件
A.4.3.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選用可鍛鑄鐵制造的扣件,其原料應契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guī)則;選用其它資料制造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契合該標準的規(guī)則后方可運用。扣件有必要有產品出廠合格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陳述和產品質量合格證。
A.4.3.2腳手架選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fā)生損壞。
A.4.3.3扣件不能有裂紋、氣孔、疏松、變形、砂眼等鑄造缺陷。圓弧差異不得超越±0.5mm,鉚釘中心誤差答應0.5mm,鉚合處活動應杰出;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要觸摸杰出,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間隔要小于5mm,扣件的活動部位應靈敏,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的間隙要小于1mm??奂x用可鍛鑄鐵制成;扣件應契合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則抗拉強度3.234×105KN/M2,延伸率≥8%。
A.4.4梯子
A.4.4.1分直梯和斜梯兩種。按焊接工藝要求焊接,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運用。
A.4.4.2直梯:標準一般為2000mm×400mm,用Φ20的鋼管焊制,梯子上端有掛鉤。
A.4.4.3斜梯:標準一般為2400mm×500mm,用63mm×40mm×σ4mm以上角鋼跟40mm×12mm×σ2.5mm格柵踏步焊制而成,梯子上端有掛鉤。每架斜梯最大質量不宜大于30kg。
A.4.5鉛絲
運用12#、16#正品鉛絲。鋼網板與鋼管銜接用雙股12#鉛絲,鋼網片與鋼管銜接用雙股16#鉛絲。
A.4.6安全網
現場運用安全網寬度不得小于3m,長度不得大于6m,網眼巨細50-100mm。運用維綸、錦綸、滌綸等資料編制的契合國家標準的阻燃性安全網,制止運用損壞或迂腐的安全網。
A.4.7搭架標準
A.4.7.1全體要求
A.4.7.1.1腳手架的全體結構,其橫向長度應別離超出作業(yè)面兩頭點500mm為宜,縱向高度應超越最高作業(yè)部位1.5m以上。腳手架結構的任何部位與作業(yè)結構外表間隔應堅持在100-200mm。若超越300mm應加設欄桿或安全網。
A.4.7.1.2搭設順序:查看地基--擺放掃地桿--由里向外逐根豎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設置第一步橫桿(先裝小橫桿再裝大橫桿),設置暫時連墻桿或拋撐--向上設置第二、三……步橫桿--設置連墻桿、斜撐、八字撐、剪刀撐等--鋪設腳手板--架設梯道--掛設安全網。
A.4.7.1.3腳手架有必要配合施工進度自下而上逐層搭設。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規(guī)則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筆直度,并查看其結實性。連墻件、剪刀撐、斜撐、八字撐等的搭設應隨立桿、橫桿等同步搭設。
A.4.7.1.4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原則上在其上下制止從事其他危險交叉作業(yè)。搭設時,要保管好扣件、工具及資料避免墜落傷人。制止從上方向下擲物,要設專人監(jiān)護,避免他人誤入。
A.4.7.1.5腳手架層高要求,各層之間的筆直間隔為1.8~2m。
A.4.7.2腳手桿
腳手桿有必要用契合要求的扣件銜接、固定,制止用鉛絲、繩索等替代扣件運用。
A.4.7.2.1立桿
a)立桿的筆直誤差,當架高在20m以下時應不大于架高的1/200;架高20m以上,不大于架高的1/400~1/600,全高的最大誤差不大于100mm;
b)高度低于20m的腳手架立桿間隔應不大于2500mm;高度超越20m的腳手架立桿間隔應不大于2000mm;
c)靠艙壁一側腳手架的立桿能夠從距艙壁水平間隔不大于1000mm處豎立桿;
d)冷作換板工程量較大的腳手架,靠艙壁一側立桿跟艙壁間隔應小于300mm;
e)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他各層各步接頭應選用對接扣件銜接,如因管端出現毛刺、卷口狀況少數對接時不得少于三只扣件。
A.4.7.2.2橫桿
a)橫桿誤差:大橫桿、小橫桿應堅持水平,水平誤差不答應超越5mm/m;
b)大橫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6m;
c)大橫桿需求接長時,宜選用對接扣件銜接,也可選用搭接;
d)大橫桿對接,對接扣件應交織安置,兩根相鄰大橫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間隔不該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jié)點的間隔不宜大于跨距的1/3;
e)大橫桿搭接,搭接長度不該小于1m,應等間隔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際至搭接大橫桿桿端的間隔不該小于100mm;
f)每個主節(jié)點處有必要設置一根小橫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制止拆除;
g)作業(yè)層用鋼網板鋪設與小橫桿上時,小橫桿須設置于大橫桿的上方,非主節(jié)點處的小橫桿,宜依據支承腳手板的需求等間隔設置,最大間隔不該大于跨距的1/2;
h)作業(yè)層用鋼網片鋪設在大橫桿上時,大橫桿須設置于小橫桿上方,作業(yè)層相鄰大橫桿間隔須小于300mm。
A.4.7.2.3連墻桿
a)腳手架宜依據需求設置連墻桿添加安定性,連墻桿宜靠近主節(jié)點設置,偏離主節(jié)點的間隔不該大于300mm;
b)一字型、凹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頭有必要設置連墻桿,連墻桿的筆直間隔不該大于作業(yè)結構的層高,并不該大于4m(兩步)。
A.4.7.2.4拋撐
當搭設高度低于7m時,可選用設置拋撐的辦法堅持腳手架的安穩(wěn),拋撐應選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牢靠銜接,與地上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銜接點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間隔不該大于300mm。一起在立桿與拋撐之間,在距地上200-500mm處加一加強桿,用以加強全體結構。當搭設高度高于7m,不宜設置拋撐時,應設置連墻桿。
A.4.7.2.5剪刀撐
a)腳手架應設置剪刀撐。每道剪刀撐寬度不該小于4跨,且不該小于6m,斜桿與地上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
b)高度在24m以下的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的兩頭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xù)設置剪刀撐;
c)剪刀撐斜桿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間隔不宜大于150mm。剪刀撐接長選用搭接接長,搭接長不小于800mm,用3個扣件等距安置,扣件距鋼管端頭不該小于100mm。
A.4.7.2.6斜撐
a)一字型、凹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頭均有必要設置斜撐;
b)高度在20m以下的內、外井型(關閉型)腳手架可不設斜撐,高度在20m以上30m以下腳手架除角落應設置斜撐外,中間應每隔9000mm設置不同方向一付。30m以上的高層腳手架每隔7200mm設置不同方向一付;
c)斜撐接長不得用對接扣件銜接,應選用搭接銜接。搭接長不小于800mm,用3個扣件等距安置,扣件距鋼管端頭不該小于100mm。
A.4.7.2.7八字撐
內井型、凹型腳手架在角落處沿高度方向每隔4000mm(2步)設置一道八字撐。
A.4.7.2.8欄桿
每層腳手架上有必要加設兩道防護欄桿,欄桿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上道欄桿距腳手板高度為1050mm,下道高度為500mm;槽形、波形倉壁等作業(yè)結構與腳手架結構間隔超越300mm時,應加設欄桿。一字型、凹型(開口型)腳手架兩頭須加設欄桿封頭。
A.4.7.2.9掃地桿
在斜板等有斜度的當地豎立桿時,有必要裝置掃地桿。
A.4.7.3腳手板
作業(yè)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wěn),離開墻面100~200mm。
4.7.3.1鋼網板
a)鋼網板鋪設時,應設置在三根橫桿上。當鋼網板長度小于2m時,可選用兩根橫桿支承,但應將鋼網板兩頭與其牢靠固定,謹防傾翻;
b)鋼網板的鋪設可選用對接平鋪,亦可選用搭接鋪設。鋼網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有必要設兩根橫桿,鋼網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鋼網板外伸長度的和不該大于300mm;鋼網板搭接鋪設時,接頭有必要支在橫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桿的長度不該小于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