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升壓操作過程和辦法
1、當壓力上升到0.5-1公斤/厘米2時,應沖刷水位計。沖刷的操作次序如下:
(1)翻開放水考克,沖刷汽、水通路和玻璃管(板)。
(2)封閉水考克,獨自沖刷汽通和玻璃管(板)。
(3)先開水考克,后關汽考克,獨自沖刷水通路。
(4)先開汽考克,再關放水考克。
沖刷時不要一同封閉汽、水旋塞,使玻璃管冷卻,以免玻玻璃管內再進汽水時,因驟熱而決裂。以上四個過程操作完后,假如水位敏捷上升,并有細微動搖,表明水位表正常。假如水位上升很緩慢,表時水位表有阻塞現象,應從頭沖刷和查看。
2、當汽壓上升到1-1.5公斤/厘米2時,應沖刷壓力表存水彎管,以避免因塵垢阻塞失靈。沖的辦法是:將三通閥門轉向通大汽方位,放出彎管中的存水,待有蒸汽沖出時,將三通閥門轉至存水管積聚凝聚水的方位,待一守時刻使蒸汽在存水彎管內冷凝成水后,再轉回壓力表本來的方位。
3、當汽壓上升到2-3公斤/厘米2時,應查看各銜接處有無滲漏現象。對有松動的人孔,手孔和法蘭銜接羅絲再擰緊一次。操作時應側身,一切板手的長度不得超越20倍螺絲直徑,并且,用力不且過猛,避免擰斷螺栓。壓力再持續(xù)升高后,不行再次緊固螺栓。
一同,運用注水器,蒸汽泵等給水設備,向爐內進水,查看其作業(yè)是否牢靠。
一同,應分別翻開鍋筒、泥鼓、下集箱的定時排污閥門,查看閥門是否靈和緊密,留意閥門復原后有無漏水現象。
4、當汽壓上升到作業(yè)壓力后:
(1)再沖刷一次水位表。
(2)校正安全閥是否在校正定壓范圍內敞開排汽和復原。對沒有調整過的安全閥,要進行定壓調整。其辦法是:
A繃簧式安全閥:拆下進步手柄和閥帽,用板手逐漸旋動調整螺絲,在鍋內壓力到達規(guī)則的動作壓力,安全閥敞開排汽時,擰緊緊固羅絲,然后裝上手柄和閥帽,并鉛封。
B杠桿式安全閥:要先松動重錘的固定羅絲,緩慢的移動重錘,在到達規(guī)則的動作壓力,安全閥敞開排汽時,擰緊重錘垢固定螺栓,使其固定,然后鉛封。
C聯合安全閥:先按上述辦法調整好一個安全閥,在繃簧調整羅絲或重錘固定螺絲處打上一記號,然后擰松羅絲,移到規(guī)則的作業(yè)壓力下暫不敞開排汽,而后調整好另一個安全閥,再將前一個安全閥的繃簧調整或重錘固定螺絲移回記號方位,使兩個安全閥一同敞開。
D調整安全閥要留意,首先應查看壓力表指示是否靈敏精確,其次應查看水位是否正常,不得在高水位或低水位時進行安全閥調整,此外應留意安全,避免燙傷操作人員。
1、當壓力上升到0.5-1公斤/厘米2時,應沖刷水位計。沖刷的操作次序如下:
(1)翻開放水考克,沖刷汽、水通路和玻璃管(板)。
(2)封閉水考克,獨自沖刷汽通和玻璃管(板)。
(3)先開水考克,后關汽考克,獨自沖刷水通路。
(4)先開汽考克,再關放水考克。
沖刷時不要一同封閉汽、水旋塞,使玻璃管冷卻,以免玻玻璃管內再進汽水時,因驟熱而決裂。以上四個過程操作完后,假如水位敏捷上升,并有細微動搖,表明水位表正常。假如水位上升很緩慢,表時水位表有阻塞現象,應從頭沖刷和查看。
2、當汽壓上升到1-1.5公斤/厘米2時,應沖刷壓力表存水彎管,以避免因塵垢阻塞失靈。沖的辦法是:將三通閥門轉向通大汽方位,放出彎管中的存水,待有蒸汽沖出時,將三通閥門轉至存水管積聚凝聚水的方位,待一守時刻使蒸汽在存水彎管內冷凝成水后,再轉回壓力表本來的方位。
3、當汽壓上升到2-3公斤/厘米2時,應查看各銜接處有無滲漏現象。對有松動的人孔,手孔和法蘭銜接羅絲再擰緊一次。操作時應側身,一切板手的長度不得超越20倍螺絲直徑,并且,用力不且過猛,避免擰斷螺栓。壓力再持續(xù)升高后,不行再次緊固螺栓。
一同,運用注水器,蒸汽泵等給水設備,向爐內進水,查看其作業(yè)是否牢靠。
一同,應分別翻開鍋筒、泥鼓、下集箱的定時排污閥門,查看閥門是否靈和緊密,留意閥門復原后有無漏水現象。
4、當汽壓上升到作業(yè)壓力后:
(1)再沖刷一次水位表。
(2)校正安全閥是否在校正定壓范圍內敞開排汽和復原。對沒有調整過的安全閥,要進行定壓調整。其辦法是:
A繃簧式安全閥:拆下進步手柄和閥帽,用板手逐漸旋動調整螺絲,在鍋內壓力到達規(guī)則的動作壓力,安全閥敞開排汽時,擰緊緊固羅絲,然后裝上手柄和閥帽,并鉛封。
B杠桿式安全閥:要先松動重錘的固定羅絲,緩慢的移動重錘,在到達規(guī)則的動作壓力,安全閥敞開排汽時,擰緊重錘垢固定螺栓,使其固定,然后鉛封。
C聯合安全閥:先按上述辦法調整好一個安全閥,在繃簧調整羅絲或重錘固定螺絲處打上一記號,然后擰松羅絲,移到規(guī)則的作業(yè)壓力下暫不敞開排汽,而后調整好另一個安全閥,再將前一個安全閥的繃簧調整或重錘固定螺絲移回記號方位,使兩個安全閥一同敞開。
D調整安全閥要留意,首先應查看壓力表指示是否靈敏精確,其次應查看水位是否正常,不得在高水位或低水位時進行安全閥調整,此外應留意安全,避免燙傷操作人員。